top of page
Anchor 9
Anchor 10
Anchor 11
Anchor 12
Anchor 13
Anchor 14
Anchor 15
Anchor 16
Anchor 17
Anchor 18
Anchor 19
Anchor 20
Anchor 21
Anchor 22
Anchor 23
Anchor 24
Anchor 25

活氫水相關問題

Q1: 我聽過鹼性水, 但沒聽過氫水. 請問氫水到底是什麼?

電解水機是在日本發明的, 它用來幫助減輕胃部不適病患的胃灼熱症狀. 病患藉由飲用鹼性水來中和胃中過多的胃酸. 此外, 在日本大多數的水質都屬於軟水, 也就是礦物質較少的水. 在水電解後, 水中的鈣鎂鈉等離子與鹼性水一起被集中在陰極並收集起來, 人們得以飲用到礦物質較多的鹼性水. 因此電解水機在日本厚生省註冊為醫療器材, 成為用來治療胃酸過多與補充礦物質的產品.

接著人們開始打著”引用鹼性水可幫助平衡身體的酸鹼度”的名義做行銷. 但是他們忽略了水中過多的礦物質也可能造成腎臟負擔的問題. 事實上, 腎臟功能不健全的人是不能飲用電解水的. 此外, 每個健康民眾的身體都具有平衡自身酸鹼度的能力, 所謂的”鹼”真的是造成促進身體健康的因素嗎? 若是如此, 那飲用小蘇打水或其他鹼性物質為何不能幫助身體健康?

在 2007年, 日本的太田成男教授(Shigeo Ohta)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中發表了有關氫氣可以選擇性消除氧自由基成為治療性的抗氧化劑的論文. 從此之後, 人們開始了解原來是電解水中同樣產生於陰極的副產物—氫才能幫助身體健康. 

Q2: 酸鹼水機也可以製造氫水, 飲用鹼性氫水與飲用百樂氫水有何差別呢?

飲用鹼性水與飲用氫水均可以從水中攝取到氫. 主要的差別在於水中的”礦物金屬離子”. 引用鹼性水其實就是飲用超過一般水中礦物質含量, 充滿鈣、鎂、鈉離子的水, 可能會造成腎臟的額外負擔. 飲用中性氫水則是直接攝取有用的物質—氫, 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此外, 鹼性水是強調水的酸鹼性, 氫只是它的副產物, 有可能實際攝取的氫濃度不如氫水高.  

Q3: 為什麼唯獨百樂活氫水是中性的?

百樂活氫水是接將氫氣利用霧化噴淋的方式混合於淨水中. 它的pH值與進水口的水質相同, 因此它是中性. 

Q4: 市面上有些過濾器可製造活氫水, 但它們為什麼不需要用電?

生產氫水的方法有:

1. 鎂棒生成法

2. 電解槽式電解法

3. 膜電極iEOG法

4. 氫氣桶直接混合水

其中只有鎂棒生成法不需要使用電, 但是此法也是缺點最多, 會有鎂離子過高造成腎臟負擔的副作用, 不建議飲用此種氫水. 

Q5: 網站上搜尋到鎂棒也可以製作氫水 這個方法便宜 但是安全嗎?

其實鎂棒製造氫水並不便宜, 事實上, 鎂棒遇水很容易失去活性, 大約三個月即失去製造氫水的能力, 必須汰換. 此外, 它會造成水中的鎂濃度過高, 為身體添加負擔, 尤其不適合腎臟功能不佳的人飲用. 百樂活氫水是單純的將氫氣與水混合, 完全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是您飲用氫水的最佳選擇.  

Q6: 我在日本看到很多超市裡的熱銷的包裝“水素水”和百樂的活氫水有什麼不同?

百樂的活氫水即為新鮮製造的水素水. 由於氫氣不易保存, 包裝氫水需要使用特殊包材來將氫氣保持在包裝中, 所以您花的錢很大部分是花費在包材上. 此外, 溶解於水中的氫氣仍然會因為搖晃或運送途中的溫度上升而揮發, 實際送到您手上時氫的溶存量可能已經不多. 因此, 新鮮即飲的百樂活氫水才是您最好的選擇. 

Q7: 好的活氫水有什麼條件?

好的活氫水應該是保有水中原有礦物質, 而且沒有其他額外的礦物離子造成身體負擔. 此外, 它應該要有一定的氫濃度(>1ppm), 才能真正達到抗氧化與消除自由基的功效. 百樂活氫水的氫濃度最高, 一按即飲最新鮮, 是您最好的選擇!

Q8: 百樂的製氫水方法是什麼? 有何優點?

我們是類似電解製氫的方式. 利用燃料電池的逆反應, 於質子交換膜上進行電解. 我們是使用去離子水製造, 只需水與電, 不需額外添加任何化學物質, 絕對安全. 

我們利用專利的霧化噴淋溶解技術, 將水變成小水滴噴淋入充滿氫氣的桶子中並收集起來, 溶解效率很好, 因此可以即時生成高濃度且穩定的氫水.

我們實際測過坊間包裝的氫水, 發現最高只有750ppb, 而百樂的活氫水製造出來的氫是1000~1200ppb, 而且連續製造一小時, 氫濃度還是高於1000ppb. 是最有效的氫水製造方式. 

Q9: 請問飲用氫水對幫助健康的最主要功能是什麼?

氫氣被發現可以選擇性的中和過氧化亞硝酸 (ONOO-) 與羥自由基 (・OH). 飲用氫水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 

Q10: 從何時開始發現氫水是最佳的抗氧化劑? 有任何研究佐證嗎?

在 2007年, 日本的太田成男教授(Shigeo Ohta)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中發表了有關氫氣可以選擇性消除氧自由基成為治療性的抗氧化劑的論文. 從此之後, 他陸續在不同國際學術期刊中發表了氫的相關研究, 證明氫真的是優秀的抗氧化劑. 

Q11: 常見的抗氧化劑是哪些? 為什麼要補充抗氧化劑?

市面上常見的抗氧化補充劑有維生素C, 多酚, 和生育酚(維生素E), 花青素, 胡蘿蔔素等。

在細胞代謝過程無可避免會產生的活性氧, 其中包括過氧化氫(H2O2)、次氯酸(HClO)、自由基例如羥基自由基(·OH)和超氧化物陰離子(O2−)。羥基自由基特別不穩定,能無特異性地迅速與大多數生物分子反應。這些氧化劑通過引發鏈反應比如脂質的過氧化反應、或氧化DNA和蛋白質破壞細胞。受到損害的DNA如果沒有得到修復會引起突變、誘發癌症。對蛋白質造成的損傷會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蛋白質發生變性或降解。一般自然健康的環境中, 人體能有效的利用身體的酶達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但現代人面對的外在環境污染情形超乎人體能承受範圍, 包括吸菸、喝酒、輻射、農藥、壓力、空氣污染...等。抗氧化劑的功能是終止自由基的反應, 因此適量補充抗氧化劑是有必要的。

Q12: 維生素吃過量是不是對身體不好?

維生素可以分成大致分成脂溶性與水溶性兩種, 脂溶性維生素易儲存在體內不易排出, 食用過量會產生毒性. 而即使是較安全的水溶性維生素C, 近年來也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過量可能導致:

‧美國加州大學報告,凡想增加對感冒抵抗力而長期服維生素C的人,其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反而減少。這是由於大劑量服用改變了體內維生素C的調節機制,加速了維生素C的分解和排泄,一旦停用,可招致停藥反應,出現早期壞血病症狀,如齒齦腫脹、出血,牙齒鬆動等。
‧生長期兒童用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兒童日後易患骨病。
‧已有試驗表明,每日口服維生素C4克,一周後,有可能發生尿路草酸鈣結石和腎結石。
‧大劑量維生素C可對抗肝素和雙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導致血栓形成。
‧攝入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其尿中排出量增加,因其還原性可產生尿糖的假陽性反應,有礙於糖尿病患者的診治與確切掌握降糖藥物的劑量。
‧大劑量維生素C可降低婦女的生育力,且影響胚胎的發育。動物實驗結果十分清楚地表明這種現象。
‧維生素C劑量每日超過了3克時,可導致腸蠕動增加,引起腹部絞痛與腹瀉。
‧維生素C與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同時攝入,可破壞相當量的維生素B12,而維生素B12大量破壞後,使人易患貧血。
‧高濃度維生素C靜脈注射,可產生嚴重溶血反應。

百樂活氫水內含的氫成分簡單, 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也不會有過量而引發副作用的問題, 適合天天飲用。

Q13: 是不是有了活氫水就不用吃維生素和蔬菜水果了?

雖然抗氧化是許多維生素的功能之一, 但不同的維生素在身體中還是有不同的功用. 活氫水在消除有害的氫氧自由基上具有很大的效果, 且對身體完全無負擔. 但是它無法取代其他維生素的其他功效. 因此, 均衡飲食仍然是有必要的.

Q14: 每天應該喝多少活氫水?

百樂活氫水對於身體有害的氫氧自由基消除能力優異, 一杯200ml的活氫水相當於4.8g維他命C消除清氧自由基的能力. 建議您每天至少一杯200ml活氫水. 而由於氫氣的抗氧化能力完全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因此可以完全取代您一天的所有飲用水量(成人一天飲水建議量為1500~2000cc). 

Q15: 活氫水可不可以拿來煮飯?

許多人發現利用活氫水洗米、煮飯可以得到更美味的米飯. 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米粒清洗的過程中, 氫水將米粒表面接觸空氣而氧化(酸化)的澱粉層還原, 讓米粒回到米的新鮮狀態. 因此, 米粒的口感更香甜。

Q16: 活氫水可以加熱嗎? 家中長輩還是習慣喝溫水

活氫水加熱對於水質本身並無影響, 但加熱過程很容易導致氫氣揮發. 若長輩習慣喝溫水, 建議可以先在杯中加入少量熱水, 再加入活氫水調成溫水後馬上飲用, 較能保持活氫水的效果.

Q17: 我想要將氫水帶到工作場所或與其他人分享, 聽說氫很容易流失, 我該怎麼保存?

存放氫水的方法不同, 它的保存時效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喔! 氫溶於水如同二氧化碳溶於水一樣, 都是將氣體溶於水中, 最怕的就是搖晃. 劇烈的搖晃可以很快地將水中溶解的氣體釋放出來. 所以, 將氫水100%裝滿容器, 避免空氣造成運輸過程中的搖晃是保存氫氣的最佳方法. 而由於氫分子很小, 仍可以通過一般的塑膠容器. 裝氫水的容器必須講究. 裝填在塑膠容器中的氫水也可能在2個月左右由容器壁溢失. 若將新鮮的氫水不含空氣的裝滿, 密封在不鏽鋼容器中, 24小時後它的濃度仍然可以維持很高(最高可維持1.1ppm). 由於一般家用氫水裝填環境與容器並無法保證無菌, 我們仍建議飲用24小時內的新鮮氫水.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